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工程科技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提出改造大自然的具体方案,是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
一、工程科技进步对提高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的作用
工程科技的集中创新与推广运用是导致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工程科技巨大进步的结果。而每次工业革命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为标志,它直接启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程科技的又一次创新高潮中产生。经历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和内燃机时代。没有工程科技的进步及在众多领域的运用,工业革命的产生是难以想象的。工业革命实质上就是工程技术革命。
二战后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不仅在个别理论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而且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迅速引起生产力的更大飞跃。此外,以往技术革命中所生产的机器,只是人的体力的扩张;而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电子计算机,不仅在更大程度上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部分地替代了人的脑力劳动。正是一系列工程科技的创新及运用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历了约20年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其中日本和前联邦德曾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从1950—1970年,日本经济增长了6.2倍,前联邦德国增长3.3倍,意大利3倍,美国2倍,英国1.7倍。
在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及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成为经济起飞的助推器。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致力于各种高效、高产的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18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52年的280千克上升到了403千克,主要农作物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从“三五”时期(1966—1970)的10%左右,提高到“九五”时期(1996—2000)的30%。工程科技进步还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中,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后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巨大飞跃,钢、水泥、煤炭、化肥、电视机等产品的产量已经居世界首位。
工程技术的进步还使我国创造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从1978年—2000年,我国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了89404亿元,实际年均增长9.5%,成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1年和2002年,我国GDP再次上升至95933亿元和102398亿元,再次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1979—1995年间,我国科技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7%。
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上升,已经从一般生产力过渡到了第一生产力。科学家探讨自然界的运动,揭示自然的运动规律,而工程师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工程科技的进步就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发明一种新产品,使用一种新材料,或是运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等。这些都直接提高了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工程科技进步对促进经济结构转变的作用
工程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从1956年起,美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就超过了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到1980年,美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达到劳动人口的72%,总产值也开始超过其他产业的总值。1948年—1980年,英国各部门在GDP中的比重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产业从6.3%下降到了2.5%,第二产业从48.1%下降到41.3%,第三产业从45.6%上升到65.2%。从1950—1982年,法国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从15%下降到4.2%,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2%下降到27.7%,而服务业的比重则从43%上升到68%。到1987年日本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达到了57%。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的发展。
与此相适应,各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不断下降。从1960—1982年,日本农业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27%下降到了9.6%,到1979年,法、意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0—14%;目前,美国农业劳动力已经不到全部劳动力的3%。
工程科技进步也正促进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从1952年到2001,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50.5%下降到了15.2%,同期,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从20.9%和28.6%上升到51.1%和33.6%。到2002年第三季度,第一产业的产值再次下降到12.5%,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提高到53.2%和34.3%。从从业人员数来看,195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83.5%,到199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50%左右;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则分别从7.4%和9.1%上升至23%和26.9%。
我国经济结构趋于优化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工程科技的进步和推广运用,大大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对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的需求,为剩余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创造了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但相信随着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信息、通讯技术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创新和传播给生产、交换等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美国出现了连续9年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创下了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记录。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新经济”。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人均GDP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有一半以上人均GDP的变动可以由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加以解释,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正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创新的结果。首先,1990—1997年,美国信息与通讯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对该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其次,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创新带动了该行业的投资,其投资额在非住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的比重从1990年8.7%上升到了1996年的13.4%。1990—1996年,该行业的设备投资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如果考虑到电脑软件和通讯设备,则贡献率达到19%。再次,在90年代后半期,信息与通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美国信息与通讯业强度(行业的市场价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8%。最后,1990—1996年,在美国IT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价格指数年均下降约10%,这正是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其成本降低的结果,这进而推动全社会物价水平走低,促进了“高增长、低通胀”局面的形成。
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刻,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载体,也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依靠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以信息化带动了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
首先,广泛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带动了经济发展。2000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NIQ)从1999年的30.14和1998年的25.89上升到了38.46,其中信息技术应用指数提高至65.89。2002年,电信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从97年的1.38%上升到2002年的2.8%;对相关产业的间接拉动从97年的3%上升到2002年的近6%。
其次,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其重要标准之一是电子和通信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1990年—1999年,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从668亿元上升到8189亿元,年均递增32.1%,在工业经济40个大类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1999年在工业8.9%的增长中,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约拉动1.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9%,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2年1—10月,该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21.4%,拉动全国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
最后,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煤炭及食品等传统行业所主导的生产格局,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还提高了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工程科技进步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工程科技进步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掌握了最先进的工程技术,谁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推动了新技术的传播和运用,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工程科技改造了传统产业,提高了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家电品种稀少,国产电器产量低、质量差,根本无法与进口电器竞争。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技术。电子技术、变频技术和纳米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运用,促进了家电业的发展,提升了其竞争力。目前,国产家电产品不仅牢牢占领了国内消费品市场,而且还出口到国外。2000年家电产品出口额从1984年的6468亿美元上升到50多亿美元。
其次,高新技术创新与传播扩大了出口,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年—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28.8美元增长到46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32.1%。在商品出口额中的比重也从不到10%上升到了17.5%。2002年1—8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幅达43.2%,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3%。
最后,工程科技进步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2002年,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2年的19.4亿美元上升到6208亿美元,在世界上的位次也从第32位提升至第6位;同年,国家外汇储备从1949年的8.4亿美元增到了2500亿美元,在世界上居第2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尽管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连续9年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竞争力进行排序,我国竞争力位次最高的是1998年(第24位),而到2001年已降到了第33位,2002年虽然上升至第31位,但在世界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与我国科技实力,其中包括工程科技竞争力不足有较大的关系。
1.我国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0.68%上升到2002年1.1%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2001年,OECD成员国平均已达到2%,其中最高的瑞典超过3.5%,韩国达到2.5%。
2.每万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人数我国仅11人,而瑞典有154人;日本和法国均为125人;德国116人;丹麦110人。每万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7人,瑞典和日本分别是86人和85人;美国74人;澳大利亚为66人;法国61人。
3.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大低于各发达国家,仅为日本或美国的三十分之一,是韩国的四分之一和台湾的二分之一左右。我国国内居民每百万人获得专利数仅1项,不仅远远低于日本(994项)、韩国(799项)、瑞典(271项)、美国(389项),而且低于巴西(2项)。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自1998年的第13位下降到2000年的第28位,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要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我国挤身经济和科技强国的行列任重道远。
总之,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工程科技,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带来生产结构巨大的变化,而且推进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工程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进步最直接的动力。我们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加快工程科技的创新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真正挤身于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之列。